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觅食区适宜性评价研究
引用本文:吴风志,王金亮,申娟,胡文英,郑买红,道美标.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觅食区适宜性评价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8):96-100.
作者姓名:吴风志  王金亮  申娟  胡文英  郑买红  道美标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文山663000;文山学院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基地与创新服务中心,云南文山663000;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500;云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500;文山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文山663000;昭阳区林业和草业局,云南 昭通657099
摘    要: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以保护区GF-2影像及DEM为数据源,选取地表覆被、人为干扰、地形因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用线性加权模型,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觅食区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分布有黑颈鹤适宜觅食区10989.53 hm2,其中,最宜觅食区面积3429.4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82%;2)空间分布上,最宜觅食区集中分布在保护区的中部、中北部及西南边缘部分区域,次宜觅食区在保护区均匀分布;3)最宜觅食区大面积连片分布少,呈现斑块数量多、面积小、几何形态破碎度较大的特征.基于此,在后续保护区规划、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黑颈鹤觅食区的监管、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恢复和提升黑颈鹤觅食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促成黑颈鹤觅食区面积的连片扩增和质量改善,为保护区黑颈鹤种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保障.

关 键 词:大山包  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觅食区  评价

A Study on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 Foraging Area in Dashanbao Nature Reserve,Yunnan Province
WU Fengzhi,WANG Jinliang,SHEN Juan,HU Wenying,ZHENG Maihong,DAO Meibiao.A Study on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 Foraging Area in Dashanbao Nature Reserve,Yunnan Province[J].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21,44(8):96-100.
Authors:WU Fengzhi  WANG Jinliang  SHEN Juan  HU Wenying  ZHENG Maihong  DAO Meibi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