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亚高压对川渝地区盛夏极端旱涝的影响分析
引用本文:陈永仁,李跃清,齐冬梅.南亚高压对川渝地区盛夏极端旱涝的影响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6):924-932.
作者姓名:陈永仁  李跃清  齐冬梅
作者单位: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2. 四川省气象台,四川 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5060);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B20210);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0710)共同资助
摘    要:利用NCEP/NCAR资料对川渝地区两个极端年1998年(涝年)和2006年(旱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涝年南亚高压辐散强,脊线位置比多年平均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主体西伸,脊线偏南;旱年南亚高压的辐散比涝年弱,脊线位置比多年平均偏北,西太副高脊线亦偏北。从动力特征来看,旱(涝)年,高层大气相对负(正)涡度平流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大气产生下沉(上升)运动,且南亚高压距平环流存在辐合(辐散),与之对应的低层存在辐散(辐合)特征;热力分析亦表明,旱(涝)年的中低层多为暖(冷)平流,具有负(正)非绝热加热特征,且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利于南亚高压距平环流局部辐合(辐散)加强,并对中低层系统的垂直运动产生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川渝地区两个极端旱涝年的出现与其上空的垂直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是由南亚高压与中低层系统的相互配置引起的。

关 键 词:川渝地区  南亚高压  旱涝特征  距平环流

THE ANALYSIS ON EFFECT OF SOUTH ASIA HIGH IN MID-SUMMER EXTREME DROUGHT AND FLOOD YEARS OF SICHUAN-CHONGQING REGIONS
CHEN Yong-ren,LI Yue-qing,QI Dong-mei.THE ANALYSIS ON EFFECT OF SOUTH ASIA HIGH IN MID-SUMMER EXTREME DROUGHT AND FLOOD YEARS OF SICHUAN-CHONGQING REGIONS[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2(6):924-932.
Authors:CHEN Yong-ren  LI Yue-qing  QI Dong-mei
Institution:1 (1.Chengdu Institute of Plateau Meteorology,CMA,Chengdu 610072,China; 2.Sichuan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Office,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