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西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引用本文:张汪明,曾溅辉,李飞,赵芸黎,张译丹.柴西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6(4):558-568.
作者姓名:张汪明  曾溅辉  李飞  赵芸黎  张译丹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4009601)
摘    要:在系统收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主要油田古近系和新近系油田地层水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后,发现该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很高,均值为166g·L-1,最低值达到3.90g·L-1,具有高浓缩地层水特征,属卤水级,且主要是由Na++K+组成的CaCl2型水,反映封闭条件好。各主要离子在纵向上呈增加和减小交替变化的趋势,矿化度随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与中国东部盆地明显不同。各离子比值(钠氯系数、变质系数和脱硫酸系数)均反映出该地区地层整体封闭性好。上、下油砂山组Ca2+富集主要由白云石化作用导致,其次是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化同时也使其Mg2+贫乏。上、下干柴沟组仅有少数数据点表现出Ca2+富集,应是方解石溶解导致的,绿泥石化是其Mg2+贫乏的主要原因。SO2-4亏损主要是由大量膏岩的沉淀和油藏中大量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还原作用导致。除了SO2-4被还原会产生HCO-3之外,有机质成熟过程中CO2及有机酸的加入也可造成地层水中HCO-3质量浓度的增加。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地层水  水化学  成因  水岩作用  白云石化  绿泥石化  柴达木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