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稻品种布局合理性评价及最佳布局
引用本文:奚美蕉,周君兆.早稻品种布局合理性评价及最佳布局[J].浙江气象,1993(1).
作者姓名:奚美蕉  周君兆
作者单位:绍兴市气象局,绍兴市气象局
摘    要:前言本文在分析我市稻作制度实行大面积改制以来早稻品种布局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历年的气象和产量资料,早稻不同配比方式下趋利避害的能力,以及与早晚稻总亩产的关系,对不同的早稻品种布局进行了合理性的评价,并提出最佳布局。一、早稻品种布局演变特点及合理性评价 (一)演变特点自从1956年改制以来,随着大力发展和稳定双季稻,早稻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一季粮食作物,总产约占全年粮食的40%。四十多年来,早稻品种逐步改良和更新,新品种层出不穷,主栽品种多达60个左右,按它们的熟期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早熟(100天),中熟(105天),迟熟(110天)。以绍兴县为例(见表1),改制初期基本上沿袭了原有间作稻的早熟型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