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东北部全新世早期高生产力的直接证据
引用本文:吴国瑄,孙湘君.南海东北部全新世早期高生产力的直接证据[J].第四纪研究,1999,19(2):189-189.
作者姓名:吴国瑄  孙湘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32060
摘    要:南海东北部的17940站(水深1728m)是西太平洋海区地层分辨率最高的深海剖面之一。用抱粉学方法从92个样品中分析鉴定出的有机壁浮游藻类包括海相沟鞭藻的囊孢和陆相淡水绿藻。前者属旋沟类(GOnyaulacoids)和多甲类(Peridihioids)沟鞭藻,后者为盘星藻(Pediastrum)和双星藻(Zygnema)。就含量而言,沟鞭藻囊抱占浮游藻类的绝大部分,淡水绿藻虽存在于大多数样品中,却含量甚微。采取外加标志法获得浮游藻类浓度后,以下列公式求出两种浮游藻类成分的输人通量浮游藻类输人通量(粒/Cm2·a)=粒/g×g/cm3×cm/a式中.粒/。为g。沉积物(干重)含浮游藻类个体数;g

关 键 词:南海东北部  全新世  高生产力  沟鞭藻  有机壁浮游藻类  末次冰消期  氧同位素第3期  淡水绿藻  淡水藻类  通量变化
收稿时间:1998-10-11
修稿时间:1998-10-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