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极普里兹湾附近73°E断面水文结构及多年变化
引用本文:高郭平,董兆乾,侍茂崇.南极普里兹湾附近73°E断面水文结构及多年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4):493-502.
作者姓名:高郭平  董兆乾  侍茂崇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003
2.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0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0 0 6 0 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9836 0 10),国家“十五”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 (2 0 0 1DIA5 0 0 4 0 )资助
摘    要:根据 2 0 0 2 ,2 0 0 0和 1999年中国南极考察和 1992年澳大利亚南极考察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 73°E断面水团与地转流的结构及其多年变化 :(1)该断面上水团主要有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和陆架水 ;(2 )南极表层水 1999,2 0 0 0年向北扩展最强 ,2 0 0 2年向北扩展最弱 ,绕极深层水 2 0 0 2年向南扩展也较强 ,1999和 1992年绕极深层水向南扩展较弱 ,南极底层水 ,位温在 - 0 .3~- 0 .4℃ ,盐度在 34.6 6左右 ,主要是本地形成 ,而 1992年高盐底层水可能来源于其他原因 ;(3)该海域深层水呈显著的升温 ,增暖率约为 0 .0 0 7~ 0 .0 0 8℃ /a;(4 )南极陆坡锋的强度和位置 ,与南极表层水的北向扩展和绕极深层水的变化一致 ;(5 ) 6 2°S~ 6 6°S是绕极流的南缘 ,东向流深度可达 2 0 0 0 m,最大流速中心在 6 4.5°S附近 ,2 0 0 0年北移至 6 3.5°S附近 ,最大流速为 3~ 5 cm/s;陆架上 6 8°S附近主要为流速 1cm /s左右的西向流。

关 键 词:南极普里兹湾  水团  深层水增暖  陆坡锋  地转流  多年变化
文章编号:1001-1862(2003)04-493-10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19

Variation of Hydrographic Features Along 73°E Section near Prydz Bay
Gao Guoping,Dong Zhaoqian,Shi Maochong.Variation of Hydrographic Features Along 73°E Section near Prydz Bay[J].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3,33(4):493-502.
Authors:Gao Guoping  Dong Zhaoqian  Shi Maochong
Institution:Gao Guoping1 Dong Zhaoqian2 Shi Maochong1
Abstract:
Keywords:Prydz Bay  water mass  warming of deep water  ASF  geostrophic currents  vari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