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学考古视角下的中国东北地区古人类生存行为模式探讨
引用本文:徐静玥,汤卓炜,裴树文.地学考古视角下的中国东北地区古人类生存行为模式探讨[J].第四纪研究,2023(3):838-855.
作者姓名:徐静玥  汤卓炜  裴树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0YFC1521500)资助;
摘    要:中国东北地区古人类活动的研究工作开展已近百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与成果。然而,区域内古人类活动遗址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与古人类适应行为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从地学考古视角出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遗址数据库,系统整理旧石器时代东北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气候信息,阐释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遗址高程、坡度、坡向、到河流的距离等地学指标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合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开发与技术适应策略,探讨东北地区古人类的环境适应与生存行为模式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与各时期的地质地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大致分为早期(500~128 ka B. P.)、中期(128~35 ka B. P.)和晚期(35~10 ka B. P.)等3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受松辽湖盆阻隔及渤海海侵影响,遗址零星分布于东北地区东南部;中期,受到气候波动与晚更新世海侵海退的影响,遗址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狭长地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松辽湖盆疏干,古人类遗址广泛分布于整个东北地区。遗址地学指标分析反映出古人类活动空间向高地和旷野的不断扩张趋势。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类环境适应能...

关 键 词:古人类分布  环境因素  空间分析  统计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