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新世渭河流域植被演替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于严严,吴海斌,李琴,孙爱芝,罗运利.全新世渭河流域植被演替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23(2):345-355.
作者姓名:于严严  吴海斌  李琴  孙爱芝  罗运利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0YFA060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877441和42177180);
摘    要:陆地生态系统古碳储量演化历史既是理解过去区域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陆地碳库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以往由于实测记录的缺乏和现代碳循环模型应用的局限,难于实现过去陆地碳库的准确重建。本研究通过地质时期86个点位的孢粉记录与古碳循环模型模拟的结合,在定量化重建全新世渭河流域古气候参数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模拟了自然植被时空演化过程及其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全新世早期到中期,流域森林面积覆盖度由34%增至63%,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从2.48 Pg C增至3.40 Pg C;全新世中期到晚期,流域森林面积覆盖度降至20%,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储量随之减少了1.03 Pg C。空间上,流域碳密度变化主要受控于植被类型的分布,后者又与地貌条件密切相关。全新世中期全球增温情形下渭河流域森林植被大面积扩张和碳储量显著增加的结果,预示着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该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潜力。

关 键 词:古碳循环  植被格局  全新世  孢粉记录  植被反演  碳循环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