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高青县胥家村南遗址北朝至隋唐时期人群的生存压力分析
引用本文:宋美玲,刘文涛,游海杰,郭明晓,赵永生.山东高青县胥家村南遗址北朝至隋唐时期人群的生存压力分析[J].第四纪研究,2023(1):256-265.
作者姓名:宋美玲  刘文涛  游海杰  郭明晓  赵永生
作者单位:1.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20BKG037)资助;
摘    要:本研究从胥家村南遗址入手,试图探讨我国古人群生存压力水平、不同生业模式下古人群的生存压力变化以及不同生存压力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选取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18处遗址的古人群,将这些人群的牙釉质发育不全、多孔性骨肥厚、眶顶板筛孔样变及骨膜炎4种生存压力指标的个体患病率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检验。胥家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该遗址共发现北朝至隋唐时期人骨22例。从生存压力水平上看,该人群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周炎、多孔性骨肥厚及骨膜炎的出现率分别为53.85%、 76.92% 15.38%、 20.00%、 94.74%,其中牙釉质发育不全与骨膜炎的患病率远高于同时期其他人群,表明该人群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属于营养健康状况较为低下的农业人群。经对比研究发现,牙釉质发育不全患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或许暗示着我国古人群的生存压力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大,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多孔性骨肥厚及骨膜炎患病率随时代改变无明显变化;眶顶板筛孔样变患病率随着时间推移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不同生业模式下的古人群多孔性骨肥...

关 键 词:胥家村南遗址  北朝至隋唐  人类骨骼考古  古病理学  生存压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