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色林错沉积物介壳同位素重建的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郭姝雯,余芳艳,王哲,何志兴,尚发美,谢曼平.西藏色林错沉积物介壳同位素重建的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研究[J].第四纪研究,2023(1):83-94.
作者姓名:郭姝雯  余芳艳  王哲  何志兴  尚发美  谢曼平
作者单位:1.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2.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 云南省澄江县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61015);
摘    要:青藏高原作为印度季风与西风交汇的特殊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成为了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存在巨厚连续的湖泊沉积物,为古气候重建提供了优良载体。而介形类壳体在湖泊中沉积连续,生长过程记录了气候变化,同时有效屏蔽了湖泊水体中同位素的累积效应,能够反映介壳生长阶段短时间尺度的同位素水平,理论上是高精度气候重建的理想载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湖泊色林错湖芯(SL16-1-1)顶部0~107 cm部分为对象,对其中的介形类壳体进行种属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期建立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变化记录,结合沉积物Rb/Sr、 Ti/Si环境代用指标,重建色林错湖区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结果揭示了:1)介形类壳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变化对气候变化(尤其冷气候)尤为敏感,是重建高分辨率环境变化过程的优良载体;2)色林错地区对小冰期冷事件的响应较早于其他地区;3)色林错介形类壳体2000年来的气候重建结果与青藏高原研究成果大体一致,特别是与内地文献记录和物候史料记载高度一致,说明色林错湖泊记录具有广泛代表性,同时证实利用湖泊沉积物介形类壳体进行古气候高分辨率重建具有可靠性。

关 键 词:介形类  青藏高原  湖泊沉积物  2000年  气候变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