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周边区域风灾现场调查与多尺度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郑永光,田付友,孟智勇,薛明,姚聃,白兰强,周晓霞,毛旭,王明筠.“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周边区域风灾现场调查与多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2016,42(1):1-13.
作者姓名:郑永光  田付友  孟智勇  薛明  姚聃  白兰强  周晓霞  毛旭  王明筠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OU CAPS, Norman, OK 73072, USA,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43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051)和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2)共同资助
摘    要:2015年6月1日21:30左右长江湖北监利段发生"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特大事故。本文根据事发周边陆地区域现场天气调查结果,结合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认为,6月1日21:00-21:40左右事发江段和周边区域发生了下击暴流导致的强烈大风灾害,最强风力超过12级,并具有空间分布不连续、多尺度和强灾害时空尺度小等特征。事发周边区域北部受中气旋影响陆地区域(顺星村、老台深水码头、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新沟子养鸡场附近等)灾情较南部阵风锋及其后侧下击暴流影响的陆地区域更为显著。综合雷达观测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判断多数调查点灾害为显著微下击暴流所致,其中老台深水码头有龙卷发生的可能。导致此次风灾的强对流风暴气流具有显著的多尺度性;事发周边区域北部的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树林中同时发生了多条相邻的微下击暴流条迹,呈现出辐散和辐合交替分布的特征,展示了此次强对流风暴中大气运动的复杂分布特点。虽然下击暴流会伴随中小尺度的涡旋特征,但此次现场调查发现的与下击暴流相联系的辐合特征水平尺度仅几十米,远小于弓形回波两端的书挡涡旋或者中涡旋等几千米级的水平尺度。

关 键 词:现场调查    下击暴流    龙卷    涡旋    多尺度
收稿时间:2015/9/26 0:00:00
修稿时间:2015/11/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