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区域尺度地震体波和面波走时联合成像:进展与展望
作者姓名:方洪健  刘影  姚华建  张海江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4.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 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2104046,42004034);
摘    要:如何利用观测到的地震图上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约束地下结构以及地震震源本身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使用基于全波形反演的方法已被用于不同尺度结构成像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减小全波形反演对计算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其反演的高度非线性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对于区域以及全球尺度成像,全波形反演的波形的拟合仅限于相对较低的频率.目前,基于波形层析成像在区域尺度最高能拟合的频率大约为0.5 Hz,在全球尺度能拟合的频率更低,所以获得的波速模型的分辨率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地震学体波和面波联合反演是另一种可以综合利用更多信息的成像方法.该种方法主要利用高频体波的走时信息以及面波的频散信息来约束地下结构.由于只需要求解高频近似下的波动方程,其效率较全波形反演有较大提高.相比于体波和面波数据单独反演,联合反演能利用体波和面波对地下结构约束的互补性来获得能同时拟合不同数据的波速结构模型.此外,体波和面波数据联合反演能获得更为准确的泊松比模型,因此可以更好地约束岩性、孔隙度、熔融程度等.鉴于目前海量的基于机器学习获得的不同震相的走时数据以及越来越多的密集流动地震观测...

关 键 词:层析成像  联合反演  川滇速度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