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足迹模型在武城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建设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丁喜莲,王强,徐海燕.生态足迹模型在武城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建设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9).
作者姓名:丁喜莲  王强  徐海燕
作者单位:1.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武城县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得出武城县人均生态足迹是1.66hm^2/人,可利用的全县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4hm^2/人,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1.12hm^2/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生态赤字最多的是草地,然后依次是化石燃料用地、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这表明武城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大大地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力。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化石燃料消耗和耕地占用的急剧增加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  环境友好型  山东武城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n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friendly Land-use Patterns in Wucheng County
Ding Xilian,Wang Qiang and Xu Haiyan.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n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friendly Land-use Patterns in Wucheng County[J].Land and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2008,24(9).
Authors:Ding Xilian  Wang Qiang and Xu Haiyan
Abstract:
Key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nvironment friendly pattern  Wuche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国土资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国土资源》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