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扬子克拉通核部中元古代-古生代沉积地层Nd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白晓,凌文黎,段瑞春,邱啸飞,刘成新,匡华,高永娟,周炼,陈子万,卢山松.扬子克拉通核部中元古代-古生代沉积地层Nd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7):972-983.
作者姓名:白晓  凌文黎  段瑞春  邱啸飞  刘成新  匡华  高永娟  周炼  陈子万  卢山松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人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3]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 [4]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430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3025,40873017,40821061)和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编号:TGRC201027)资助 两位评审专家和编委会对本文初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显著提高了本文的质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先进副教授参加了部分野外工作,特此致谢.
摘    要:扬子克拉通陆核位于湖北西部宜昌和神农架地区,区内出露了前寒武纪早期结晶基底和较完整的元古宙-显生宙沉积盖层.论文报道了对区域内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细粒沉积岩开展系统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从中元古代晚期经新元古代南华纪至古生代奥陶纪,研究区沉积地层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显示了由2.5~2.8Ga,经1.5~1.7至1.8~2.1Ga的"V"字型演化,相应的εNd(t)值发生了由低(?11~?14)经峰值(?1.1~?5.3)至新低值(?7.9~?9.9)的变化.该演化趋势与前人发表的扬子克拉通东南缘和江南造山带同期沉积地层的演化特征相似,指示了约0.8Ga的新元古代或稍早时期,整个华南陆块发生了有地幔物质加入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然而,扬子陆核区中元古代早期地层具有大范围变化的模式年龄(约1.5~2.7Ga)和εNd(t)值(1.38~?12.0),且中元古代晚期地层为太古宙模式年龄,指示扬子克拉通的核部和东南缘中元古代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物源,两区域之间应存在陆内裂(凹)陷或分隔的大洋.此外,新元古代扬子陆块和江南造山带相似的演化形式和古生代早期地层相近的模式年龄,指示经约0.9Ga的扬子-华夏陆块拼合后,华南陆块开始具有了共同的沉积盆地和物源.因此,扬子克拉通于前新元古代可能由次一级的不同陆块组成,直至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过程才导致了原始华南陆块的形成.

关 键 词:扬子克拉通陆核  沉积地层  Nd同位素  模式年龄  微陆块  聚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