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
引用本文:陈虹,胡健民,渠洪杰,武国利.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9):1281-1294.
作者姓名:陈虹  胡健民  渠洪杰  武国利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135,40830314)资助.致谢 衷心感谢匿名评审人对论文初稿和复审稿提出的诸多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
摘    要:贺兰-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是划分中国大陆东西的地幔陡变带,其南段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是由几个性质不同的构造系统叠加组成的复杂构造带.研究发现,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发育由雁行状左行走滑断裂为骨架的走滑构造带.走滑构造带经历了两期构造叠加,早期变形为北东-南西挤压应力场形成的一系列北西-南东走向的逆冲断裂,晚期北西-南东挤压应力场环境下沿先前的逆冲断层形成一系列左行走滑断裂.在这些左行走滑断裂之间,发育一些中生代盆地,盆地沉积相和古流向研究显示,这些盆地的形成受走滑断裂控制.因此,依据盆地内最老地层限定,扬子西缘走滑构造带形成于早中生代.作者认为,这个走滑构造带的形成,很可能与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并持续向北俯冲-碰撞有关,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在早中生代中国大陆的主体碰撞拼贴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形成.

关 键 词:川滇南北向构造带  扬子地块西缘  早中生代构造变形  中生代盆地  左行走滑断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