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示踪探测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特征
引用本文:符韵梅,董艳辉,谢月清,周志超,王礼恒,张明.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示踪探测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22,30(4):1257-1265.
作者姓名:符韵梅  董艳辉  谢月清  周志超  王礼恒  张明
作者单位: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
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4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SG201704
摘    要:认识深部裂隙岩体中的地下水渗流特征(流速、渗流路径等),是深部地质工程开发建设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作为识别深部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特征的有效方法,在国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国内鲜少见在实际场地开展的相关工作。本研究以我国首个地下实验室场址甘肃北山新场花岗岩岩体中的两个钻孔(BSQ02及BSQ03)为试验对象,开展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Fiber-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FO-DTS)的现场温度-水力试验,实现了对钻孔地下水温度的高精度、连续性观测。通过分析现场试验获取的钻孔温度-深度剖面随时间的变化,推断BSQ02在试验过程中存在外源地下水的流入,然后结合钻孔柱状图对钻孔中的入流导水裂隙进行了定位;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建立了钻孔的渗流-传热耦合数值模型,反演估算出钻孔中地下水平均流速为0.01 m·s-1,通过裂隙流入地下水温度小于钻孔中原地下水温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为0.7 ℃,通过裂隙流入的地下水流速为1×10-5 m·s-1,获取了地下水的渗流特征。该项工作可为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裂隙介质地下水渗流规律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 键 词:分布式光纤测温    裂隙岩体    地下水渗流特征
收稿时间:2020-05-28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