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宁芜型铁矿形成的基本原理
引用本文:吴利仁.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宁芜型铁矿形成的基本原理[J].地质与勘探,1978(6).
作者姓名:吴利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摘    要:我国东部环太平洋地区广泛发育着一套中生代基、中、酸性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杂岩体,可将它们概括为安山岩建造。解放前,因受“火山岩地区无矿”或“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等论调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较慢。建国以来,通过大量地质勘探工作及生产实践,逐步否定了上述看法。现已查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地区不仅有矿,而且有大矿,其广阔的前景愈来愈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广大地质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总结其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并进行成矿予测,推动找矿工作迅速前进。1976年以来,我们参加了一些重点地区铁矿会战中的科研工作。在我们面前提出一些重大课题:一、铁矿的成矿过程错综复杂,什么是主要矛盾?二、在我国东部11个省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火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