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气候意义
引用本文:丁平,沈承德,王宁,易惟熙,丁杏芳,付东坡,刘克新.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9,39(1):70-78.
作者姓名:丁平  沈承德  王宁  易惟熙  丁杏芳  付东坡  刘克新
作者单位:①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③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231015, 40473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5CB4220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编号: KSCX2-SW-133)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批准号: OGL-200607)资助
摘    要:通过研究四会地下古森林沉积剖面总有机碳及细根的碳同位素组成,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晚全新世4.5~0.6ka BP期间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4.5—0.6ka BP期间,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C3植被.古森林在4ka BP左右于湿地环境中开始发育,在3ka BP左右与湿地同时消失,表明在3ka BP左右该地区的气候可能发生过急剧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在3.5-3ka BP期间,该地区大气CO2浓度上升,气候有变暖的趋势;3~1.2ka BP期间的地层^14C年代呈现大的跨度,这可能与新构造运动过程中地层抬升并遭到强烈剥蚀有关.在1.2~0.6ka BP期间,该地区为陆相沉积环境,植被的生物量日渐减少.古森林的消失可能与在3ka BP左右研究区域气候变干有关,热带辐合带的南移可能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机制.

关 键 词:全新世  地下古森林  珠江三角洲  细根大气  CO2
收稿时间:2007-09-26
修稿时间:2008-09-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