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拉萨地块阿翁错北二长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制约
引用本文:彭 勃,赵拓飞,李宝龙,史仲明.西藏拉萨地块阿翁错北二长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制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5):1594-1609.
作者姓名:彭 勃  赵拓飞  李宝龙  史仲明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JZ)]〖HT5SS〗
摘    要:西藏拉萨地块阿翁错—盐湖岩浆弧的成因是解决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极性和时限的关键。本文选取阿翁错北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阿翁错北二长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7.0±0.5) Ma,MSWD=2.6,属早白垩世晚期。样品表现为高硅、富钾的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A/CNK值介于1.006~1.019之间,属弱过铝质;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U、Th及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中等至弱的负Eu异常(δEu=0.55~0.78),属弱过铝质未分异的I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样品锆石初始Hf同位素εHf(t)值除1颗锆石达11.1外,其他17颗锆石介于3.7~6.3之间,平均值5.0,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变化于928~765 Ma之间。基于同位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阿翁错北岩体很可能是新生地壳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与镁铁质岩浆发生不均一混合作用形成,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参与。结合拉萨地块中北部岩浆岩Hf同位素研究分析,阿翁错—盐湖岩浆弧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后退式俯冲的构造体制下,阿翁错北岩体的形成时代(107~104 Ma)代表了由断离板片俯冲末期向碰撞环境转化的时限。

关 键 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拉萨地块  阿翁错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收稿时间:2022-10-18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