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烟台市栖霞中桥岩溶塌陷特征成因与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引用本文:韩振玉,张仁勇,吴英梅,杜荔萍,原帅帅.烟台市栖霞中桥岩溶塌陷特征成因与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地下水,2023(4):182-185.
作者姓名:韩振玉  张仁勇  吴英梅  杜荔萍  原帅帅
作者单位:2. 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3.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    要:烟台市栖霞中桥地区岩溶十分发育,近年来先后多次发生岩溶塌陷,对周边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威胁。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需要根据塌陷区地质环境条件和施工场地条件,选取最佳治理措施。本文以烟台市栖霞中桥岩溶塌陷治理为例,分析研究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对常用的灌浆法、清除填堵法、深基础法及跨越法四种治理方法进行比选,针对研究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实际提出具体治理措施。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2016-2017年与2019年各发生岩溶塌陷12次(其中2处为重复塌陷)和3次,岩溶塌陷坑在平面上多呈似圆形、椭圆形,在剖面上呈现坛状分布。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为研究区内存在的可溶岩分布、岩溶洞隙存在、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及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共同作用。针对研究区各个岩溶塌陷坑不同灾害特征,选取深基础法和跨越法分别进行工程治理。治理工程完成后仍需进行定期巡查并监测治理场地沉降情况。同时应对岩溶塌陷的发生进行监测预警,对地表建筑物进行位移和变形量监测,开展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合理优化地下水开采强度及时间,一旦达到预警水位立即执行应急措施。研究结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关 键 词:栖霞市  岩溶塌陷  特征  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  治理措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