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3年湖北省两次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张萍萍,吴翠红,祁海霞,王晓玲,张宁.2013年湖北省两次降雪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2015,41(4):418-426.
作者姓名:张萍萍  吴翠红  祁海霞  王晓玲  张宁
作者单位: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 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 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 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 430074;湖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湖北省气象局科技支撑项目(2014Y01)资助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3年2月7—8日干雪过程、2月18—19日湿雪过程,从水汽、不稳定、动力及温湿层结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月7—8日的干雪过程水汽层次浅薄,水汽输送支仅为700 hPa弱西南气流;2月18—19日的湿雪过程水汽充沛,水汽输送支为700 hPa强西南急流和850 hPa 东南气流。(2)干雪过程低层冷平流强,层结稳定。湿雪过程低层暖平流强,冷暖交汇使大气不稳定度增加。(3)干雪过程中弱暖湿气流沿深厚冷空气垫爬升,动力辐合位于中高层,次级环流的形成减弱上升运动。湿雪过程中弱冷空气楔入到强暖湿气流底部,迫使其抬升,形成深厚上升运动区,次级环流的形成增强上升运动。(4)干雪过程整层温度<0℃,700 hPa出现冷性逆温层,-10℃层位于925 hPa附近,水汽密度、液态水含量、整层水汽含量较小;湿雪过程700 hPa出现暖性逆温层,-10℃层位于500 hPa附近,水汽密度、液态水含量、整层水汽含量较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干、湿雪形成的三维物理模型,该模型从温湿(风)垂直层结上面体现出了干、湿雪形成的主要环境背景差异,对于干、湿雪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干雪,  湿雪,  次级环流,  液态水含量,  物理模型
收稿时间:3/3/2014 12:00:00 AM
修稿时间:1/5/2015 12:00:00 AM

Contrast Analysis of Two Snowfall Events in Hubei 2013
ZHANG Pingping,WU Cuihong,QI Haixi,WANG Xiaoling and ZHANG Ning.Contrast Analysis of Two Snowfall Events in Hubei 2013[J].Meteorological Monthly,2015,41(4):418-426.
Authors:ZHANG Pingping  WU Cuihong  QI Haixi  WANG Xiaoling and ZHANG Ning
Institution:Wuhan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Wuhan 430074;Wuhan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Wuhan 430074;Wuhan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Wuhan 430074;Wuhan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Wuhan 430074;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Hubei Meteorological Bureau, Wuhan 430074
Abstract:
Keywords:dry snow  wet snow  secondary circulation  liquid water content  physical model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