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与构造响应
引用本文:白毛伟,谢小平,陈芝聪.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与构造响应[J].地质学刊,2016,40(4):640-645.
作者姓名:白毛伟  谢小平  陈芝聪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地区涪江上游晚新生代水系演化与新构造响应研究”(41072164)
摘    要:龙门山前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推覆造山带与龙泉山褶断带之间。自4.6 Ma以来,逆冲推覆构造运动使龙门山造山带强烈隆升,古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使盆地沉积了1套巨厚的半固结—松散堆积物。通过对沉积特征和沉积结构的综合研究,认为龙门山前陆盆地是由自东向西的深部多级俯冲潜滑而引起的浅部由西向东的多层次推覆作用形成的,其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所产生的构造负载是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成盆动力。岩浆物质的循环过程表明成都盆地在形成过程中遵循物质循环与能量守恒定律。龙门山前陆盆地地质构造的沉积响应表现为:沉积基底整体上向西倾斜,盆地剖面明显不对称;沉积地层与下伏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盆内发育了一系列相间排列的次级凹陷和凸起,并呈雁斜式展布;砾质粗碎屑楔状体的周期性发育。从盆地动力学的角度初步分析了龙门山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龙门山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的研究对于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作用以及油气聚集地的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沉积响应  逆冲推覆作用  晚新生代  前陆盆地  龙门山  川西
收稿时间:2016/3/21 0:00:00
修稿时间:2016/6/2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