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二段湖相混积岩 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 ——以罗家—邵家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王金友,张立强,张世奇,林会喜.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二段湖相混积岩 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 ——以罗家—邵家地区为例[J].地质论评,2013,59(6):1085-1096.
作者姓名:王金友  张立强  张世奇  林会喜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大油气专项“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编号 2008ZX050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 10CX04009A)的成果。
摘    要:混积岩是混合沉积的典型产物,研究程度较低。罗家—邵家地区处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发育了比较广泛的湖相混积岩沉积。本文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岩芯描述及样品分析等,对其混积岩的沉积特征、成因类型、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混积岩类型分为两大类4小类,自下而上混积岩含量增多,展布范围逐渐扩大。混积岩成因以渐变式混合和突变式混合为主,局部存在原地混合沉积,各种类型的混合沉积常相互叠加,频繁交替。本区混积岩形成于两大物源注入背景下的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泥坪混合沉积微相、生物浅滩混合沉积微相、颗粒滩坝混合沉积微相及砂坝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混积岩组构、混合沉积类型及垂向沉积序列有较大的差异。混积岩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源的供给及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其次为构造背景与湖平面升降等因素。

关 键 词:混积岩  沉积特征  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  山东济阳坳陷沾化凹陷
收稿时间:2012/5/17 0:00:00
修稿时间:2013/8/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