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巨型中温热液金矿床的特征描述成因模式及勘查区的选择准则
作者姓名:C.J.Hodgson  D.A.Love  J.V.Hamilton
作者单位:加拿大安大略省Queen大学地质科学系
摘    要:中温热液金矿床赋存在由花岗岩侵位的碰撞造山带的各个时代的以火山岩为主和沉积岩为主的上壳岩带内。贫的和富的成矿带的主要区别是,富矿带容纳有异常大的矿床。这一模式是对区域内所属不同成矿带的矿区间进行成矿贫富性的详细对比而得出的。我们对该区域47 个巨型(> 60tAu)中温热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背景的研究表明,80% 的金矿床产在以火山岩为主的上壳岩带,而20% 的金矿床产在沉积岩为主的上壳岩带。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说明巨型矿床的产生是受矿物沉积规模所控制。例如:围岩岩性的复杂性控制着矿床构造的复杂性,而与矿床规模无关。从区域上讲,不管怎样,巨型金矿床特定的有利的岩石组合并可能与早期形成的金矿化体有显著关系。多数以火山岩为主的上壳岩带内的巨型金矿床出现在具有高镁火山岩(科马提岩)或侵入的岩带内,其中20% 与长英质火山岩共生;75% 含有前变质高铝热液蚀变矿物组合。一个巨型矿床和许多小型矿床与斑岩型Cu-Au 矿化关系密切。赋存在前寒武纪以沉积岩为主的上壳岩带内的巨型金矿床均以含铁建造为主,但在显生宙以沉积岩为主的上壳岩带内的矿床却不是这样。解释中温热液金矿床的共有特征,金矿床矿物学特有的事实说明与围岩环境有关。矿床的同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