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跃进山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构造演化意义SCIEI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韩伟,冯志强,刘永江,周建波,李小玉,张铁安,范修山.跃进山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构造演化意义SCIEI北大核心CSCD[J].岩石学报,2022(8):2489-2509.
作者姓名:韩伟  冯志强  刘永江  周建波  李小玉  张铁安  范修山
作者单位:1.Taiyuan Univ Technol, Dept Earth Sci & Engn, Taiyuan 030024, Peoples R China;2.Ocean Univ China, Coll Marine Geosci, Frontiers Sci Ctr Deep Ocean Multispheres & Earth, MOE Key Lab Submarine Geosci & Prospecting Tech, Qingdao 266100, Peoples R China;3.Qingdao Natl Lab Marine Sci & Technol, Lab Marine Mineral Resources, Qingdao 266237, Peoples R China;4.Jilin Univ, Coll Earth Sci, Changchun 130061, Peoples R China;5.Heilongjiang Geol Sci Inst, Harbin 150080, Peoples R Chin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305、42072230、41602235、42002227);博士后基金项目(2019M661060);泰山学者计划(ts20190918);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计划(19-3-2-19-zhc);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5ASKJ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802)联合资助。
摘    要: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之间的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跃进山杂岩是一套构造混杂岩,主要由硅质岩、石英片岩、大理岩、二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变玄武岩、辉长岩、纯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单斜辉石岩组成。LA-MC-ICPMS锆石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变玄武岩原岩和辉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03±2Ma和278±2Ma,此外前人报道了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玄武岩形成于232±5Ma,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限定了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于303~232Ma。大量地球化学研究数据证实了跃进山杂岩中的玄武岩为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糜棱岩化绿泥石-绢云母板岩的绢云母^(40)Ar/^(39)Ar测试结果为193±1Ma,根据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原岩时代为~220Ma,本文限定了跃进山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220~193Ma。结合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增生杂岩及佳木斯地块和松辽地块东缘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浆弧,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和泛大洋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关 键 词:那丹哈达地体  跃进山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增生杂岩  构造域转换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