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
引用本文:贾凯,陈水森,蒋卫国.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J].遥感学报,2022,26(6):1096-1111.
作者姓名:贾凯  陈水森  蒋卫国
作者单位:1.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州 510070;2.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州 51145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编号: U1901219); 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 2021GDASYL-2021010300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 GML2019ZD0301)
摘    要:随着遥感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对变化过程分析的精细化要求与本地算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GEE(Google Earth Engine)地理云平台的出现,解决了用户算力紧张的行业痛点。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在GEE的支持下,构建1987年—2020年年度湿地分类数据集,分析大湾区红树林的时间阶段性特征和空间扩张过程,结合连续长历时分析对变化时间点的准确识别,揭示了保护区设立与滩涂造林等工程在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中的积极成效。主要结论有:(1)截止到2020年,大湾区共有红树林2174 ha,81%的红树林集中在深圳湾、淇澳岛和镇海湾;(2)大湾区的红树林经历了由平稳发展(1987年—2003年)到快速增长(2003年—2020年)的变化过程,其主要增量来源于镇海湾(40%)和淇澳岛(28%);(3)淇澳岛和镇海湾的红树林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淇澳岛增速最快,从2002年至今面积翻了30倍,深圳湾则在早期的快速增长(1987年—2009年)后进入平稳期(2009年—2020年);(4)由于保护区设立时间较早,深圳湾成为大湾区唯一一个形成稳定核心区的红树林分布区,镇海湾虽然拥有最大的红树林面积,但林道狭窄,景观破碎,生态系统反而更加脆弱;(5)设立自然保护区和滩涂造林都对红树林面积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研究为大湾区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对沿海生态屏障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遥感  红树林  连续长历时  Google  Earth  Engine  粤港澳大湾区  时空信息挖掘  空间扩张过程
收稿时间:2021/7/1 0:00:00

Long time-series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mangrove forest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JIA Kai,CHEN Shuisen,JIANG Weiguo.Long time-series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mangrove forest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22,26(6):1096-1111.
Authors:JIA Kai  CHEN Shuisen  JIANG Weiguo
Institution:1.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070, China;2.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3.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Guangzhou), Guangzhou 511458, China
Abstract:
Keywords:remote sensing  mangrove forests  continuous long time series  Google Earth Engine  Guangzhou-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mining  spatial expansion processing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