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越南南部湄公盆地地质构造与沉积特征
摘    要:湄公盆地的形成是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发生伸展作用的结果。其构造演化上总体可以分为基底形成、裂谷初期及其裂谷期、热沉降阶段Ⅰ和热沉降阶段Ⅱ共4个阶段;盆地基底中发育大量断裂构造,从断裂的走向来看可以分为4组:NE、NEE、NW和NWW走向;盆地的地温梯度值为32℃/km;发育中中新世和大约5Ma前后两次玄武质火山活动。湄公盆地基底由晚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基底之上从始新统一直到第四系均有发育。盆地古近纪期间的沉积作用处于开阔海的状态,沉积物主要通过湄公河供给,沉积物厚度较大;中中新世期间,以河流-湖相浊积岩-滨、浅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厚度较大,主体超过2000m,沉积中心——白虎油田附近沉积厚度超过4000m;晚中新世-第四纪期间,以海相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厚度明显减薄,主体在1500m左右,最大沉积厚度为3000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