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坝上地区一万年来的环境变化
引用本文:孙建中,盛学斌,刘云霞.坝上地区一万年来的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0,20(3):298-298.
作者姓名:孙建中  盛学斌  刘云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2168
摘    要: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也是季风气候与大陆气候,干旱与半干旱,华北温带针阔叶林与草原,农区与牧区以及内陆流域与外流区域的过渡带,因而是最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本区南距京津仅200~300km,是京津的天然生态屏障,又是京津的水源地。本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京津。所以研究本区的环境变化十分必要。通过研究赋存于黄土与古土壤,古沙丘与古土壤和湖相沉积物中的环境变化信息,可以了解一万年来环境变化序列和变化规律。黄土分布于本区南部和西部,古沙丘分布于低洼地周围和东部,尤其是御道口和多伦地区沙丘分布广。在古沙6地层中普遍发育有3~4层深褐色砂质古土壤,安固里淖湖盆分布有2级

关 键 词:坝上地区  环境变化  生态环境  黄土与古土壤  古土壤层  中国科学院  湖相沉积物  沙丘分布  机械组成  变化信息
收稿时间:1999-02-23
修稿时间:1999-10-0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