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刘萍,孙萍,宋洪军,王宗兴,李瑞香.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9,37(4).
作者姓名:刘萍  孙萍  宋洪军  王宗兴  李瑞香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项目
摘    要:基于2009—2010年度6个双月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桑沟湾海域不同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空间差异和周年变化特征,与1983—1984,1989—1990,1999—2000和2003—2004年四个年度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桑沟湾2009—2010年度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共鉴定93个种类,优势种主要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 paxillifera)、纺锤三趾藻(Tripos fusu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等种类,且优势种组成和丰度随季节而变化。海带养殖区的浮游植物物种数(站位年度平均为21种)最高,贝藻混养区(18种)居中,贝类养殖区(15种)最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分别呈现2月份最高和8月份最高单峰变化的整体规律,但不同月份各养殖区的特征不同。年际比较发现,1983—1984和1989—1990两年度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峰值出现在夏秋两季,而1999年至今的3个年度(1999—2000,2003—2004和2009—2010年)则呈现冬季浮游植物高丰度的特征,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整体水平大致逐年降低,周年规律可能存在双峰向单峰变化的趋势。养殖活动可通过改变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营养盐循环、营养竞争等方式影响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时空特征。

关 键 词:桑沟湾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养殖活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