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近海糠虾类研究
引用本文:沈嘉瑞,刘瑞玉,王绍武.华北近海糠虾类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89(30):189-228.
作者姓名:沈嘉瑞  刘瑞玉  王绍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1475号
摘    要:关于我国近海糠虾类Mysidacea的区系,在我国解放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仅在文献中有零星记载。Nakazawa 1910 年曾报告了Gastrosaccus vulgaris Nakazawa产于中国,我们推测这很可能是 Archaeomysis kokuboi Ii,1964。W. M. Tattersall 1921年的远东甲壳类论文中记述了Neomysis nigra Nakazawa, 1910和N. awatschensis(Brandt, 1851)两种;后来的研究证明,前者是N. awatschensis( Brandt, 1851)的同物异名,后者实际上是N. intermedia Czerniavsky, 1882的同物异名。我国解放后,沈嘉瑞报告江苏奉贤近海甲壳动物时记述了中华刺糠虾新变种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 var. sinensis Shen;Ii 1964年在《日本动物志》中分别记述了黄海、东海和南海的Siriella.trispina Ii, Gastrosaccus hibii Ii, G. formosensis Ii, Acanthomysis sinensis Ii,Anchialina media Ii 等6个新种。Nouvel 1973年, Murano 1974年分别发表了Pseudoxomysis caudaensis Nouvel, 1973和Pseudomma bispinicaudum Murano, 1974两种。作者和蔡秉及自1980年以来分别发表了多篇糠虾类分类区系研究论文,但主要记述了东海和南海的种。 本文根据的材料主要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0年以来先后在我国北部沿岸海域调查所积累的大量标本和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54-1956年在烟台鲐鱼场调查所采的标本,还有其它单位赠送的少数标本。这些材料较清楚地反映了中国北部糠虾类动物区系的基本面貌。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还将会有新的发现,如盲糠虾属Genus Pseudomma的小形外海种等。 中国北部的糠虾类和其它甲壳动物一样,与南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相比,种数显著较少;但其中有些种,如Neomysis awatschensis, N. orientalis, A. longirostris, Castrosaccus pelagicus数量却相当大,是经济鱼类和底栖虾蟹的重要饵料,其中有的种还大量存在于沿岸水域和池塘中,可作为鱼虾养殖的天然饵料。 本文初稿于1957年写成,由于刘瑞玉工作方向的改变而未能及时发表。原报告包括13种,内有5个新种。种的检索表曾油印后在国内交流。1964年Ii的专著发表后,初稿中4个新种失去意义。最近经第三作者王绍武再次整理补充,共鉴定16种,分隶于3亚科8属,其中有2新种,7个新记录。

关 键 词:华北近海、糠虾类
收稿时间:1987/10/30 0:00:00

MYSIDACEA IN WATERS OFF THE NORTH CHINA COASTS
Shen Jiarui.MYSIDACEA IN WATERS OFF THE NORTH CHINA COASTS[J].Studia Marina Sinica,1989(30):189-228.
Authors:Shen Jiarui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