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闽粤沿海台风潮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王喜年,刘凤树.闽粤沿海台风潮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86(27):33-44.
作者姓名:王喜年  刘凤树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1213号
摘    要: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总数的36%),多出现在夏秋两季,以8,9月份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占全年总数的21.4%和18.9%。台风于闽粤(以及台湾省)沿海登陆的次数约占我国登陆台风总数的86%。因此,该地区倍受台风及其诱发的风暴潮袭击,甚至造成严重的潮灾。 本文分析了30多次(1952-1974年),发生在闽粤沿海的台风潮的全过程,阐明了不同类型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的特点,讨论了单站气象因子对风暴潮的效应,介绍了所建立的经验预报公式。 纵观沿岸各测站风暴潮的逐时变化曲线,不论哪一类台风(登陆型或平行于海岸型),沿岸各测站的风暴潮形态,其全过程均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先兆波”、“主振”和“余振”。“先兆波”且是先于风暴到达之前的水位缓慢升高。随着风暴移至大陆架并向测站接近时水位急剧升高,在登陆时刻前后达到最大值(“主振”)。之后,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水位残留着“余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湍摩的作用下,水位逐渐恢复常态。就研究地区而言,风暴潮的变化随风暴路径、中心气压示度、风暴尺度和移行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单站风暴潮位的变化与台风域中风暴潮位场的变化紧密相关,并非孤立的事件。台湾海峡的存在使该区海面变化极其复杂。因此,分区分析风暴潮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海区的风暴潮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台风潮

PRELIMINARY STUDY ON TYPHOON SURGES ALONG THE FUJIAN AND GUANDONG COASTAL AREAS
Wang Xinian,Liu Fengshu.PRELIMINARY STUDY ON TYPHOON SURGES ALONG THE FUJIAN AND GUANDONG COASTAL AREAS[J].Studia Marina Sinica,1986(27):33-44.
Authors:Wang Xinian  Liu Fengshu
Institution: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re, National Bureau of Oceanograph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Abstract:
Keywords:TYPHOON SURGES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