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
引用本文: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J].地质学报,2019,93(11):2904-2920.
作者姓名:张英利  贾晓彤  王宗起  王坤明  陈木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3;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陕西西安,710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K1613,JYYWF201814)、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09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2080)资助的成果。
摘    要:关于米仓山早寒武世地层的物源区母岩,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来自东北汉南古陆和(或)西北摩天岭古陆(碧口地块)。然而,仙女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等确定的物源方向并不支持。灰色泥岩和灰色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泻湖;灰色厚层鲕粒灰岩等(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和鲕状交错层理)、沉积环境为鲕粒滩;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和砾屑灰岩等,发育滑塌构造,沉积环境为碳酸盐斜坡。区域古地理指示,沿福庆-正源-大两-杨坝-桥亭一线向北东方向,沉积水体逐渐变深,古地理由泻湖、鲕粒滩逐渐过渡为碳酸盐斜坡。交错层理恢复的古潮流指示,潮流主要为西北和西南方向。重矿物组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以花岗岩和变砂岩、泥岩为主。综合分析表明,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碧口地块和西南康滇古陆的花岗岩、变质砂岩和变质泥岩,且经历再旋回过程。

关 键 词:米仓山  仙女洞组  岩相古地理  沉积物源
收稿时间:2018/12/14 0:00:00
修稿时间:2019/1/1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