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同位素证据
引用本文: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赵宏樵,余 星.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同位素证据[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1):193-200.
作者姓名:李小虎  初凤友  雷吉江  赵宏樵  余 星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6036,41276055);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5003);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十二五”专项项目(DY125-12-R-02,DY125-12-R-04,DY125-12-R-06,DY125-11-R-06)
摘    要:报道了西南印度洋中脊47°E~55°E洋脊段热液区硫化物中He、Pb和Cu同位素特征,探讨了热液硫化物成矿物质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硫化物N(3 He)/N(4 He)值变化范围较大(R/Ra=0.85~7.02),显示洋中脊玄武岩和海水对He来源具有不同贡献,硫化物中He主要来源于洋中脊玄武岩,也有部分放射性成因He的混入;热液硫化物Pb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很小(N(206 Pb)/N(204Pb)=18.196~18.239,N(207 Pb)/N(204 Pb)=15.479~15.490和N(208 Pb)/N(204 Pb)=37.951~38.023),与西南印度洋中脊玄武岩Pb同位素比值较大的变化范围相比,热液流体循环过程中Pb同位素发生了明显均一化;硫化物单矿物Cu同位素组成均为正值(δ(64 Cu)=(0.02~0.52)×10-3),显示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呈现略微富集Cu重同位素特征;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中He、Pb和Cu同位素记录了热液喷口流体和金属源区特征,热液硫化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洋中脊玄武岩和海水,但明显经历了热液流体再循环和后期改造过程。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热液硫化物  同位素  源区  成矿作用  西南印度洋中脊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