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含气(油)盆地的构造格架和成因类型
引用本文:张一伟,陆克政,漆家福,陈发景.中国含气(油)盆地的构造格架和成因类型[J].中国科学D辑,1996(6).
作者姓名:张一伟  陆克政  漆家福  陈发景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100083(张一伟,陆克政,漆家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陈发景)
基金项目: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摘    要:根据联合古陆的裂离和拼合,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可分为3大阶段,即前震旦纪陆核形成和古中国地台形成阶段、古地台解体和中国古大陆形成阶段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中国大陆继续发育阶段。因此,将中国沉积盆地划为古生代(包括中、新元古代和印支运动期前早、中三叠世)盆地和印支运动后中、新生代盆地。后一阶段与印支期后特提斯构造体系和太平洋体系有关。古生代含气(油)盆地主要分布于不同类型的中新生代盆地叠置在其之上的克拉通内盆地,其次分布于破坏程度低的克拉通边缘盆地、坳拉槽或裂陷槽中。而印支期后中新生代含气(油)盆地主要分布于大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其次是前陆盆地、大陆内裂谷-坳陷和大陆内缩短挠曲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