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红粘土层成因机制再探讨
引用本文:殷志强,秦小光,赵无忌,魏刚.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红粘土层成因机制再探讨[J].第四纪研究,2013,33(5).
作者姓名:殷志强  秦小光  赵无忌  魏刚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4.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西宁,81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
摘    要:位于官亭盆地的喇家史前灾难遗址被毁原因是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官亭盆地二级阶地上沉积的红色粘土层来源、成因机制进行了再探讨,揭示了山洪泥石流对官亭盆地喇家遗址的影响,以期为山间盆地区居民正确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地质依据.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官亭盆地剖面2.45m厚的红色粘土层其粒度特征以第二组分为优势组分,其中值粒径为9~11μm;磁化率值主要分布在20×10-8~40×1O-8 m3/kg之间;2)该红色粘土层与积石峡峡谷区的湖相地层在发育年龄、颜色、粒度、磁化率、土体质地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反映了二者不同的成因机制,红色粘土层与积石峡堰塞湖溃决无关;3)官亭盆地北侧由于地震等作用形成的山体古崩塌、古滑坡和第三系松散粘土物质被强降水近距离冲刷搬运堆积在山前坡地,遗址毁灭的洪水来自北侧岗沟等沟谷,而非黄河泛滥的洪水;4)官亭盆地红粘土的成因可能是:地震诱发滑坡、崩塌,同时造成山体疏松,在暴雨或持续降水作用下,滑坡崩塌堆积物和山体松散物质被洪水沿沟谷携带到沟口及地势较低的黄河二级阶地沉积,地震后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喇家遗址的彻底毁灭.

关 键 词:黄河上游  官亭盆地  红粘土  成因机制

REEXPLORATION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D CLAY LAYER IN THE GUANTING BASIN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Yin Zhiqiang , Qin Xiaoguang , Zhao Wuji , Wei Gang.REEXPLORATION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D CLAY LAYER IN THE GUANTING BASIN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J].Quaternary Sciences,2013,33(5).
Authors:Yin Zhiqiang  Qin Xiaoguang  Zhao Wuji  Wei Gang
Abstract:
Keywords:the upp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Guanting basin  red clay  formation mechanism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