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与美国潜水器的发展和对比
引用本文:杜志元,杨磊,陈云赛,刘坤,刘保华,王金.我国与美国潜水器的发展和对比[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10):55-60.
作者姓名:杜志元  杨磊  陈云赛  刘坤  刘保华  王金
作者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青岛 266061;青岛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 266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306804);大洋勘探船船型开发项目(K24366);泰山学者工程专项项目(tspd20161007).
摘    要:为加快我国潜水器的发展尤其是业务化应用,保障我国深海大洋科考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梳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和我国主要潜水器的技术指标和应用情况,并通过对比提出我国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载人潜水器方面,我国"蛟龙"号在平均下潜深度的关键指标上领先于美国"Alvin"号,但由于发展较晚,在下潜次数等方面远远落后;无人有缆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系列正处于作业磨合期,在最大水下航速方面与美国"Jason"号差距较大;无人自治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潜龙"系列与美国"Sentry"号和"REMUS"系列差距不大,但在小型潜水器协同化作业和系列化生产等方面存在不足;复合型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11000"号与美国"NEREUS"号和"NUI"号差距不大,但应提升载荷和冰下作业能力;水下滑翔机方面,我国"海翼"号与美国"Spray"号和"Slocum"号差距不大,且即将业务化应用;我国应通过完善海洋技术装备运行机制和积极开展海上科考航次任务,不断积累潜水器作业经验。

关 键 词:大洋科考  载人潜水器  无人潜水器  下潜深度  海洋技术装备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a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ep-sea Submersibl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DU Zhiyuan,YANG Lei,CHEN Yunsai,LIU Kun,LIU Baohua and WANG Jin.The Development and Compa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ep-sea Submersibl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19,36(10):55-60.
Authors:DU Zhiyuan  YANG Lei  CHEN Yunsai  LIU Kun  LIU Baohua and WANG J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