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Kepler Q1–Q17数据对类太阳型恒星的行星生成率估算
引用本文:张青欣,暴春晖,季江徽.基于Kepler Q1–Q17数据对类太阳型恒星的行星生成率估算[J].天文学报,2023(1):12-140.
作者姓名:张青欣  暴春晖  季江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 2100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33010、 1177308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CMS-CSST-2021-B12), 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XDA15020800)资助
摘    要:近30年来的系外行星探测揭示了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为了深入研究适宜生命居住行星的普遍性,一方面需要了解宜居行星的特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已发现系外行星的分布特征,推算该类行星在恒星周围的存在几率.在目前已发现的系外行星中,凌星法发现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如Kepler空间望远镜所观测的系外行星共有2344颗. 2018年Kepler正式退役,其科学团队发布了最终版的Kepler Data Release (DR25),包含观测季度Q1–Q17的恒星共198709颗.通过对Kepler数据的分析,使用逆检测效率法和最大似然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系外行星半径周期参数空间内的行星生成率进行了估算,同时将计算样本根据恒星的光谱类型进行分类,分别估算得到了F、G、K型的Kepler恒星周围的行星生成率及其整体的生成率.对于半径范围1–20 R(R为一个地球半径),轨道周期范围0.4–400 d的Kepler凌星系外行星,宿主恒星为F型时逆检测效率法和最大似然法估算得到的行星生成率分别为0.36±0.02和0.47±0.02,宿主恒星为G型时的...

关 键 词:行星与卫星:普通  凌星系外行星  行星生成率  宜居行星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收稿时间:2022/5/10 0:00:00

Estimations of Planetary Occurrence Rates for Solar-type Stars with Data Release 25 from Kepler Q1--Q17 Observations
ZHANG Qing-xin,BAO Chun-hui,JI Jiang-hui.Estimations of Planetary Occurrence Rates for Solar-type Stars with Data Release 25 from Kepler Q1--Q17 Observations[J].Acta Astronomica Sinica,2023(1):12-140.
Authors:ZHANG Qing-xin  BAO Chun-hui  JI Jiang-hui
Institution: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23;School of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CAS Key Laboratory of Planetary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Keywords:planets and satellites: general  transiting exoplanet  planetary occurrence rate  habitable planet  Kepler space telescope
点击此处可从《天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