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高陡背斜区水文网控制的地下岩溶空间分异研究
引用本文:黄思霜,许模,杨艳娜,成胜,张贵铜.川东高陡背斜区水文网控制的地下岩溶空间分异研究[J].山地学报,2020,38(1).
作者姓名:黄思霜  许模  杨艳娜  成胜  张贵铜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中铁二院 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23
摘    要:川东隔挡式构造区不同等级的排泄基准面控制了地下水循环,从而影响着岩溶发育,探讨川东地区地下岩溶发育规律,对指导川东高陡背斜区隧道工程选址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对岩溶地貌、沟(河)谷水系统计分析,研究了明月峡背斜南段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和水文网组合特征,提出水文网控制下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和地下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深、浅切横沟"和"岩溶化山地"组合下的扬起区,其核部地下岩溶弱发育,东、西翼表现为横切沟谷之上岩溶强发育,之下弱发育的二元结构;在"浅切横沟、贯穿型河谷"和"缓丘溶洼"组合下的过渡区,地下岩溶以浅层网状岩溶管道发育;在"贯穿型河谷"和"槽谷洼地"组合下的倾伏区,地下岩溶以阶梯状岩溶管道发育。

关 键 词:川东高陡背斜区  横切沟(河)谷  地下水循环模式  岩溶发育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