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火星伊西底斯平原的壁垒撞击坑:遥感分析及环境启示意义
引用本文:芶盛,岳宗玉,邸凯昌,牛胜利.火星伊西底斯平原的壁垒撞击坑:遥感分析及环境启示意义[J].遥感学报,2021,25(7):1374-1384.
作者姓名:芶盛  岳宗玉  邸凯昌  牛胜利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2.澳门科技大学 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门 999078;3.国家航天局澳门太空探索与科学中心, 澳门 999078;4.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合肥 230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1702354);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编号: AM201902);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编号: 131/2017/A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B类)(编号: XDB41000000)
摘    要:伊西底斯平原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预选着陆区之一,地表广泛发育指纹地形和壁垒撞击坑。壁垒撞击坑具有一层或多层流态化的连续溅射物,一般被认为是地下富含水/冰的地层(以下简称“地下水冰层”)与超高速撞击体作用的产物,是分析火星当前和过去地下水冰层的关键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本文采用影像解译、形貌分析、撞击坑统计定年等方法,开展了伊西底斯平原壁垒撞击坑的遥感综合分析。解译发现该平原目前共存在120个壁垒撞击坑,它们的最小直径为1.5 km,连续溅射物平均分布在撞击坑周围约1.3个半径范围之内,且外观不规则程度(弯曲度)高。采用撞击坑直径—频率分布定年方法确定了15个连续溅射物保存完整的壁垒撞击坑的绝对模式年龄(地质年龄),发现它们全部形成于亚马逊纪。根据连续溅射物与指纹地形的空间叠加关系,本文推断构成指纹地形的锥状物形成于2.38—3.24 Ga(早亚马逊纪)。它们更可能是大量岩浆流过湿润或冰冻地面时下覆(融化)水分迅速气化而发生爆裂并冲破岩浆形成的无根锥/伪火山口。根据撞击坑直径和挖掘深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本文揭示伊西底斯平原有利于形成壁垒撞击坑的地下水冰层的平均埋藏深度至少稳定保持在1 km,并可能因火星自转倾角周期性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而发生0.1 km的小幅上升或下降。本文研究成果对于重建伊西底斯平原地下水冰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有望得到中国“天问一号”巡视器和轨道器次表层探测雷达探测结果的验证。

关 键 词:火星  伊西底斯平原  天问一号  壁垒撞击坑  绝对模式年龄  地下水冰层  指纹地形
收稿时间:2021/2/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