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
引用本文:武艳强,江在森,朱爽,赵静旸.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J].中国地震,2020,36(4):756-766.
作者姓名:武艳强  江在森  朱爽  赵静旸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 30018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北京 10003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4011)共同资助
摘    要:基于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NSS速度场结果,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模、速度残差检验、应变率场分析等,研究了西部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主要认识包括:①GNSS应变率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地区(92.5°E以西)呈现明显的EW向拉张变形特征,青藏高原东部(92.5°E~100°E)则表现为显著的EW向挤压应变积累。②GNSS旋转率场显示中国大陆西部呈现由南向北逐渐衰减的交替旋转变形现象,藏南地区为大范围顺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旋转率极值达4.5×10-8rad/a;柴达木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极值达-1.0×10-8rad/a;塔里木地块表现为顺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极值达1.0×10-8rad/a。③2001~2018年中国大陆西部的7次M≥7.0强震均发生在与其构造背景一致的应变积累高值区边缘,呈现一定的孕震晚期特征。因此,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和大型走滑断裂交界部位、张应变率高值区边缘与大型正断层的交界部位、压应变率高值区边缘与大型逆断层交界部位是未来强震需要关注的地点。④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导致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较大尺度EW向挤压应变增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颜喀拉地块东向运动增强引起的变形调整过程,有利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孕育发生。

关 键 词:地壳变形  青藏高原  GNSS应变率场  最小二乘配置  强震孕育晚期
收稿时间:2020/6/8 0:00:00
修稿时间:2020/8/1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