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上空热层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
引用本文:吴方,徐亦萌,吴佛菊,焦菁,杜丽芳,郑浩然,王继红,程学武,李发泉,杨国韬.北京上空热层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23(9):3639-3649.
作者姓名:吴方  徐亦萌  吴佛菊  焦菁  杜丽芳  郑浩然  王继红  程学武  李发泉  杨国韬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4. 河南师范大学电波研究院;5.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413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150);
摘    要:热层金属层位于电离层E层和F层的过渡区域,为研究105~200 km之间的中性和电离成分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示踪剂.为更好地了解热层金属层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北京延庆台站(40.42°N, 116.02°E)的高精度钠荧光共振激光雷达的数据,根据观测到的热层钠原子层的形态特征和出现规律等以及参考先前的研究报道,将该台站上空的热层钠层主要归类为四种:低热层突发钠层、天亮前热层-电离层钠层、午夜热层-电离层钠层和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我们对最后一种热层钠层进行了仔细研究,基于2018—2020年415个观测夜共约3914 h的数据,找到了17个该事件(出现率仅4.1%,且多发于冬季).在14个完整事件中,仅约35.7%(5/14)的事件出现时间与附近地基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突发E层相似,但均早于电离层突发E层;剩下的9次事件与最近的突发E层的时间相差范围为2.5~8.6 h.因此,我们认为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与电离层突发E层相关性较弱,它应该有着其他可能的形成机制.

关 键 词:低热层钠层  天亮前热层-电离层钠层  午夜热层-电离层钠层  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  电离层突发E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