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引用本文:刘池洋,邱欣卫,吴柏林,赵红格.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中国科学D辑,2007,37(Z1):1-15.
作者姓名:刘池洋  邱欣卫  吴柏林  赵红格
作者单位: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和油气盆地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世界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的82%以上与已经探明的油气田或煤田同盆共存,表明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中尤以中-东亚地区诸能源盆地典型.中-东亚巨型能源矿产成矿域(简称为中-东亚成矿域)东起我国松辽盆地,西止里海,地跨中国、蒙古国和中亚诸国,东西连绵逾6000km.该成矿域诸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赋存和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空间分布复杂有序、含矿层位和地区联系密切、成藏(矿)-定位时期相同或相近、赋存环境和成藏(矿)作用有机相关、并共具丰富的矿源物质背景,表明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中-东亚成矿域外生铀成矿过程可以距今100,50±2,20±(2~4),8~5Ma为界划分为5个时期.各主要含铀盆地的主成矿期及其差异,与所在盆地油气的成藏-定位时期和期次基本一致;并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响应关系,总体受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演变的控制.从工业利用和商业开采考虑,油、气、煤、铀共存、成藏和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主要发生在盆地演化晚(末)期和之后.综合分析和对比中亚和我国诸能源盆地的成藏(矿)环境认为,相对稳定的区域构造背景和适度(较弱)的构造变动,是大中型砂岩型铀矿床、油气田(区)和煤田形成、共存和保存的必要条件;适于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成藏、且资源甚丰的盆地类型,主要为内克拉通盆地和中间地块盆地及其相关的改造盆地.

关 键 词: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  油-气-煤-砂岩型铀矿  同盆共存  成藏(矿)机理  盆地动力学
修稿时间:2007年3月2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