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引用本文:赵平,陈隆勋.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J].中国科学D辑,2001,31(4):327-332.
作者姓名:赵平  陈隆勋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项目(G19980408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KZ951-A1-204; KZ95T-06)
摘    要:用1961~1995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48个地面站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5年的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并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及其和中国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平均而言,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强在6月(为 78 W/m2)9冷源最强在12月份(为-72 W/m2);地面感热在高原西南部明显增加,造成 2月、 3月份高原西南部热量源汇增加最明显,使得3月份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形成热源中心.此后该中心继续加强,并且有两次明显的向西移动,分别出现在4月和6月;东部大气变为热源的时间以及热源最强出现的时间都要比西南部晚1个月.夏季凝结游热成为和感热同样重要的加热因子,也是使夏季东部热源继续增强的主要因子.在年代际变化尺度上,1977年前后高原大气热量源汇明显具有突变特征,其后大气热量源汇显著增加.青藏高原春季热源对于随后的夏季中国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降水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而高原夏季热源与同期长江流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热量源汇  气侯特征  中国降水
修稿时间:2000年4月2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