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4年川滇交界东段鲁甸M_S 6.5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引用本文:李荪海,颜晓晔,苏金蓉,李大虎,吴朋,张永久,梁明剑.2014年川滇交界东段鲁甸M_S 6.5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4).
作者姓名:李荪海  颜晓晔  苏金蓉  李大虎  吴朋  张永久  梁明剑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四川分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摘    要:为了研究鲁甸M_S 6.5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和探讨震区深部发震构造,本文利用四川、云南省固定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和震后流动监测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8月3日至11日期间发生的鲁甸M_S 6.5主震及506个M_l≥1.5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359个事件的重定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鲁甸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3.8 km,与震源破裂过程显示的初始破裂深度较为接近,余震序列分布纵剖面还显示出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上方,且余震序列呈现出近EW向和NW向的不对称共轭状分布,优势分布方向为NW向的地震序列延展范围约20 km左右,并与昭通—鲁甸断裂相交,近EW向地震序列的延展长度约16 km左右.其中,在垂直NW向密集条带的震源深度剖面上,余震序列呈近于直立的条带状聚集,且余震序列震源深度分布的优势区间为3~15 km,较浅的震源深度说明了地震事件大多发生在脆性上地壳内部.地震重定位结果还表明了发震断层呈现高倾角分布的特征,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地面地震地质调查及科考成果,综合表明和论证了此次鲁甸MS6.5地震的发震断层与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密切相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