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喷发方式及灾害类型
引用本文:邹颖,赵勇伟,樊祺诚.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喷发方式及灾害类型[J].地震地质,2019,41(1).
作者姓名:邹颖  赵勇伟  樊祺诚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沿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NNW向分布的五大连池火山带上分布了约40座第四纪单成因火山。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火山活动分为2期:上新世—早更新世期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科洛火山区,以熔岩溢流式喷发为主;中更新世—全新世期火山活动分布在整个火山带,爆破式喷发形成大量火山碎屑锥,溢流式喷发产生结壳熔岩、渣状熔岩与块状熔岩,形成广泛分布的熔岩流。野外调查发现了夏威夷型、斯通博利型与强斯通博利型等岩浆爆破式火山喷发的典型堆积剖面,首次发现并报道研究区射汽岩浆型火山喷发堆积剖面。结合火山活动历史与火山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系统仍有再次活动的潜力。基于火山时空分布与喷发特征,文中对五大连池火山带未来可能喷发的方式和危险区进行评估。如若发生强斯通博利型喷发,将形成高度10km的喷发柱,产生的火山灰一般不会对航空运输产生影响;斯通博利型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最远可抛射约1km;夏威夷型喷发及溢流式喷发产生的熔岩流是主要的灾害源,计算得出结壳熔岩运移的距离为3. 0~13. 5km,渣状熔岩运移的距离为2. 9~14. 9km;射汽岩浆型喷发产生的基浪速度可达200~400m/s,运移距离≤10km,是潜在的重要灾害类型,应该引起更多重视,并积极进行防范。

关 键 词:五大连池火山带  K-Ar年代学  火山喷发类型  火山灾害预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