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江口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光谱特征的空间变化
引用本文:徐阳,李朋辉,张传伦,王鹏.珠江口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光谱特征的空间变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1).
作者姓名:徐阳  李朋辉  张传伦  王鹏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613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项目(编号:MGQNLMTD201810);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ZDSYS201802081843490)资助。
摘    要: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区域,河口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在河口区的来源、降解和保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本研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珠江口3个沉积柱(S1、S2、S3站位,盐度依次增加)孔隙水溶解性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和来源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方法对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共得到5种荧光组分:类腐殖质组分C1、C3、C4,以及类蛋白荧光组分C2和C5.三个站位的C2组分同沉积物微生物DNA浓度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69,P<0.01),说明类蛋白组分C2可能主要来源于原位微生物的分解代谢.C5同DNA浓度相关性较弱(R2=0.40,P<0.05),推测是混入了荧光峰同类蛋白组分十分接近的酚类化合物所致.类腐殖质荧光组分来源复杂,S1站位类腐殖质荧光组分含量最高(1.45~8.83R.U.),推测是受到了显著的陆源输入影响.S2和S3站位3种类腐殖质荧光组分含量很低(<1R.U.),且分布规律十分相似,可能主要来源于水体和沉积物藻类微生物的代谢释放.三个站位的腐质化指标HIX随深度增加,类蛋白组分荧光相对含量随深度降低,并且同指示DOM分子量的光谱斜率比值SR分别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从沉积物表层到深层,DOM由低分子量的类蛋白组分向高分子量的类腐殖质组分过渡.本研究结果对理解河口区沉积物中的孔隙水DOM分子量/活性模型(pore water size/reactivity,PWSR)以及DOM的生物有机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补充参考.

关 键 词:珠江口  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 pore water from Pearl River Estuar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