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放射虫生物地层
引用本文:张强,陈木宏,张兰兰,王汝建,向荣,胡维芬.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放射虫生物地层[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2):227-238.
作者姓名:张强  陈木宏  张兰兰  王汝建  向荣  胡维芬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3]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6026,40906030,41276051,4103085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3CB9561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青年人才项目(编号:SQ200808)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8AA093001)资助
摘    要:国际上至今尚未在白令海建立起可供区域对比的晚新生代放射虫生物地层,总体上该海区的地层序列研究程度较低.利用IODP323航次U1340井位中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对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层序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从604 m长的岩芯中获得放射虫102属、227种.依据该井位中放射虫地层标志种的分布特征,建立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5个放射虫生物化石带并识别出25个放射虫地层事件;综合U1340井位中有效的生物地层事件年龄和古地磁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深度-年龄曲线,估算了各生物地层事件绝对年龄的近似值;对U1340井位与其他邻近海区已建立的早上新世晚期以来放射虫化石带进行系统对比,进一步完善并解释了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放射虫地层资料及其相互关系,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修订后的Botryostrobus aquilonaris带相当于前人同名化石带的中上部.新提出的Druppatractus irregularis-Dorydruppa bensoni带和Spongodiscus sp.带两个新化石带分别与北太平洋亚极区发育的Cycladophora sakaii带及Stylatractus universus带相当.

关 键 词:IODP  航次  U井位  白令海  放射虫事件  生物地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