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GPS数据分析四川“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状态
引用本文:姚文举,唐红涛.利用GPS数据分析四川“Y”型构造区地壳运动状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42(4):57-66.
作者姓名:姚文举  唐红涛
作者单位:1.中国济宁 272100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省地质 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2.中国西安 710054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JZ-52)
摘    要:四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剧烈,为了深入揭示该区“Y”型构造区地壳1999年以来近20年的动态演化规律,基于1999—2017年7期GPS数据,解算各周期网格速度场、应变率场,研究地壳应变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2008年以前的3期GPS速度场相对稳定,汶川地震后,速度场变化最大的龙门山断裂带由4.0—5.0 mm/a增至8.0—10.0 mm/a;②汶川震后,“Y”型构造区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出现在汶川以东,由2.0×10-8/a增到22.0×10-8/a;龙门山断裂带以SE或SEE向主压应变为主,变化速率约5.0×10-8/a—12.0×10-8/a,鲜水河断裂由震前NS向主拉应变转为震后EW向主压应变,安宁河断裂东侧由震前SE向主压应变6.0×10-8/a减至震后的2.0×10-8/a;面膨胀结果显示,由震前低密度梯度带瞬间变为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高密度变化区,且存在以金川至都江堰、北川至青川为条带的2个正负交替过渡区;③汶川地震发生压应力释放后,该区SEE向压性特征又逐渐增强,且持续至2017年,释放了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内部SEE向压应力多年累积能量,但汶川地震对鲜水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整体运动状态则无明显触发作用。

关 键 词:GPS速度场  构造区  应变场  演化特征  汶川地震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