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西部两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引用本文:杨康权,肖递祥,罗辉,龙柯吉.四川盆地西部两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科技,2019,47(5):795-808.
作者姓名:杨康权  肖递祥  罗辉  龙柯吉
作者单位: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5,41405145,41405036)、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四川盆地暖区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CMAYBY2017 062)、中国气象局核心业务发展专项YBGJXM(2018)1A、四川省气象局强对流预报创新项目共同资助
摘    要:利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卫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8月17日(12·08)和2017年7月16日(17·07)四川盆地西部两次暖区暴雨过程的环境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雷达回波特征和动力抬升条件等预报着眼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出现在低层偏南暖湿气流和地面热低压之中,12·08暴雨发生在副高边缘,水汽输送条件更好,对流持续时间更长,17·07暴雨发生在高空低涡切变后部,高层冷平流使得位势不稳定更强,对流强度更剧烈;12·08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沿副高外围自南向北缓慢移动,具有明显列车效应,其强回波质心高度较低,属于积状云为主的混合性降水,17·07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高空低涡后部偏北气流引导下自北向南快速移动,其强回波质心高度较高,属于积状云降水;地面辐合线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触发条件,两次过程强降水均随着地面辐合线的生成而发生,且强降水中心出现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并随着辐合线而移动。

关 键 词:暖区暴雨  环境条件  中尺度对流系统  雷达回波特征  地面辐合线
收稿时间:2018/7/20 0:00:00
修稿时间:2019/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