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气热源对高原低涡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2013年7月个例分析
引用本文:周庶,孙芳,王美蓉,周顺武,青逸雨.大气热源对高原低涡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2013年7月个例分析[J].大气科学,2023(3):907-919.
作者姓名:周庶  孙芳  王美蓉  周顺武  青逸雨
作者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资料同化研究与应用中心210044;2.毕节市气象局551700;3.宁夏气象信息中心750002;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开放课题ITPP2021K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602。
摘    要:高原低涡是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及其下游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本文利用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顶亮温逐小时数据和TRMM 3 h降水资料,对2013年7月19~21日活动于高原的一次低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此低涡在高原期间的活动时间长达56 h,将其分为初生、发展及移出高原前三个阶段,着重分析了高原大气热源在低涡不同阶段的关键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此低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阶段性增强的特征,位势涡度倾向方程诊断发现非绝热加热的垂直梯度是造成低涡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即非绝热加热极值所在高度的下方和上方分别有正的和负的位涡制造,从而加强了低层的气旋和高层的反气旋。进一步分析可知大气热源在低涡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阶段性增强的特征,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时段,且在低涡移出高原前阶段最强。低涡的生成与地面暖中心有关,这归因于地表感热加热的作用;而低涡的后续发展则主要依赖于凝结潜热加热,加热高度位于对流层中层,这主要是由垂直运动将低层的水汽集中到中层,产生水汽凝结所致。

关 键 词:高原低涡  不同发展阶段  大气热源  感热  潜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